Categories
阅读//Read

邓小平时代

建党九十九周年之际,开始读傅高义的《邓小平时代》,深入了解这位伟人为党为国鞠躬尽瘁的一生。

邓小平从不自视为“天子”,他只想让人们记住他是一个凡人,是“中国人民的儿子”。

邓小平时代:1978-1989。与毛泽东时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公共建筑里基本不摆放邓小平塑像,人们家中也几乎见不到悬挂他的画像。很少有歌颂他成就的歌曲和戏剧。他也从未担任过党的主席或总理。学生们虽然学习邓小平理论,也会引用他的名句,但并不需要花时间背诵他的语录。

邓小平时代开始时,他面对的是一个把全然不同的新思维拒之门外的国家,文革中受迫害者和迫害者之间的深刻裂痕,骄狂的军队干部对裁军和减少军费的抵制,民众对帝国主义和外国资本家的敌视,城乡社会保守的社会主义结构,城市居民对接受两亿农民工的抗拒,以及因一些人依然贫困而另一些人先富起来所引发的纷争。

当然,他全面接手中国转型的工作时,也有一些极为有利的条件:由毛泽东统一起来的能够有效运转的全国性的政党和政府;很多经验丰富且赞同深刻变革的老干部;有一个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,其他国家愿意与中国分享资本、技术和管理,并欢迎中国加入国际体系。

他具备权威、经验、战略意识、自信心、人脉关系和政治判断力,这些特质使他成功引领中国的转型。

他无意讨好洋人。与外国领导人打交道时,把他们视为解决问题的伙伴,直奔主题,既不畏强也不凌弱地坚决抵制他认为不符合中国利益的外来压力。

他鼓励尝试,积极推进改革。不争论,先尝试,见效之后再推广。

他积极推动科技教育,鼓励出国留学,提高中国科技水平,反对“两个凡是”,坚持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。

他指出,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,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。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,而是共同富裕。应付西方的制裁和指责,应该冷静观察、稳住阵脚、沉着应付,埋头实干,做好我们自己的事。

书中总结的邓小平的治国之术:言行要有权威性,捍卫党的地位,坚持统一的命令体制,牢牢掌握军队,得到群众支持后再做出重大政策的突破,规避罪责,根据长远目标做出短期决策,采用有助于实现长远目标的政策,正视令人不快的事实,做事果敢,推进、巩固、再推进,加强团结、减少分歧,避免宣传过去的恩怨,通过试验避开保守派的抵制,用大白话解释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,在解释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把握好平衡,避免派系、选拔能干的官员,研究和营造“气氛”。